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发布人:王嵩  发布时间:2016-04-26   动态浏览次数:282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既适应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根本目标,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原则。

教育是施教者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本上是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而学生能主动享受利用这些资源和环境。学校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目标来进行规划与建造,这主要是学校举办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政府)和领导人的职责,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的责任。而能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主动地、有选择地享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与环境来发展自己,则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了。他们基本上已经成年了,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意志、权利和能力,已经不是被动地接收上一辈的教育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教师只扮演着指导和帮助学生进入高深学问殿堂的角色,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里,1904年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相当于校长,此前京师大学堂的领导人称为“管学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长兼京师大学堂堂长)张亨嘉就职典礼上对学生的八字训词“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很值得玩味,它揭示了中国大学宗旨与西欧老牌大学有原则区别,以及大学学习与中小学的根本不同。

学校领导与教师毕竟还有启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讲解、传授学习内容,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个体优势和特长指导学生进行适当选择,实行因材施教的责任。不过高等教育是专门教育,是按专业实施教育的,学科、专业是高校的细胞。我以为,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抓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在于抓住以下两条:一是渴望知识、主动求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尊重他人、诚信负责、珍惜资源的态度和表达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

我把它们叫做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有了这些,才谈得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可能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些,不管科技发展多么迅速,社会变迁多么激烈,都能努力适应,从容应对;因为有了这两种态度和能力,世界上什么新的、难的东西都能自主学到。所以它们是基础,也可说是“抓手”。

抓这两条,当然不能专门为此开课,而是要把它们贯彻在学校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渗透到学校所有公共生活和环境中。这是关键。

从当下大学生普遍情况看,解决这“两种态度,两种能力”问题首先还得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人称为“通识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文化”二字。文化的定义尽管很多,有点漫无边际,但我看,要素就是“知识、德行和虔诚的信仰”这三样,而后者是核心,是统帅,是出发点。这种信仰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意义感不足,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根本上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这种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来在哲学、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感悟并领会他们所揭示的人生意义和态度。这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不是让教师讲解一些故事,传递一些信息,进行一些说教,而是要学生自己去阅读经典,使他们置身于前贤先哲的环境去原汁原味地直接领略他们的深邃思考。只有通过深度思考,学生才能把理性思维成果凝固在自己的骨髓里,铸成牢固信仰。对于高层次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尤其如此。这类课程不是肤浅的“普通知识”的堆砌,而是难度很大的、深邃思维的锤炼。学生绝不可能“轻松”,教师讲解辅导也相当艰巨。因此,除了教师讲授、学生自习外,适当的小班课堂讨论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对多数高校,配备足够多的胜任教师,开出大量这类课程,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从社会各方面广泛延聘兼职教师是一种办法。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开设一些“概论”“评介”“赏析”,甚至“讲故事”式的课程不是完全不可,但也要引导学生“深度思维”。对于研究型大学,我建议起码应当有一两门这种“文化”或“通识”课程,要着重于认真的经典阅读。绝不能把这类课程变成学生轻易攒学分的课。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作为专门教育的高等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还是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所指的“专业”是比较广义的,包括它们的基础。尽管多数教师可能认为他们的基本职能,是把课程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理解、掌握。但是,我们还是要把上述的“两种态度,两种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数经验和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坚持两则信条:一是学生的知识系统是靠他们自己构建的,而不是教师给予或传授的,教师只能提供材料和构件,授以方法;二是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只能靠自己亲身实践来获得,这里的实践包括作业、实验、实习、实训、小论文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师在这里起着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义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督促,帮助学生能够进入学问的殿堂,并给以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为此,教师要不断钻研高深学问,以求自己有透彻理解,力求有所发明创造,还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质,在学习和成才之路上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并以身垂范,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第三,学校要根据时代变迁,从世界范围内洞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培养模式与方案,包括各类不同课程的组织与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课内外(或第一与第二课堂)和校内外(含国际合作交流)的安排与比例,等等。要在软硬条件和管理上保证这些培养方式与环节的有效运行。现有的专业教学和大班上课的“人才批量生产”的模式,是从保障教育效率和效益出发而不得已采用的,必须兼顾人的多样性而实行“因材施教”的灵活原则。例如,学生入学后绝不能都“一个专业定终身”,应该允许和保障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这里包括自由选课、转系转专业、早期参与科研等制度等,以充分发挥人的个体优势与潜能。北大曾经有一位物理专业的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以致专业课程多门考试不及格,几乎要被退学,但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十分精通,后来转到相关专业,解决了计算机图像处理上的一个大难题,成绩突出。不过“因材施教”绝非给每个学生设计出一条成才的康庄大道。人的个性千变万化,人的一生事业中遭遇复杂,机会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神仙可以给一个具体的人指出一条万无一失的成才之路来。但是,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质能发挥出来,崭露头角,而不是无所作为,甚至设置障碍,以致才能萎缩、埋没。这就是我所说的为人才“开辟道路”。

第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里不仅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图书信息资料等条件,更是一种环境和氛围,让各式各样的学生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施展本领,彰显才能,脱颖而出。我们绝不能狭隘地仅以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优劣来“论英雄”。事实上,学生毕业后事业有大贡献、大成就者很多并非当年学生时代业务学习的佼佼者,就是学术领域上也是如此。不过他们多数都在大学生活的某些方面十分活跃,显露了才华。高校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各种角色都能展示才华,经受锻炼。高校生活决非干巴巴的一些课程与实验,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这里,学术上有各种学科门类的研究组织和讲演、讨论,学生可以用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提出问题,开展研究,参与争论;可以进入教师研究团队从事实验和理论研究,广泛接触科技前沿;学生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有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和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施展才能,锤炼本领。它们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学习,发展自己;在校内外交流,甚至国内外交流中学会表达交流、协作和组织的本事。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些学生自发自愿自觉的活动中,他们更能竭尽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大的长进。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学生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远没有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多。一所国际上并不太著名,却为美国培养了几十位信息业和商界巨头,被比尔·盖茨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学府”的印度理工学院所依靠的不是他们课程教学的完美,而是他们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痴迷投入。这就是高校通过课外活动自发实施的“因材施教”,自然地产生未来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的生动情景!

在这样一种生龙活虎的氛围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难油然而生,而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毅力也将锤炼出来。为了造成这样一种氛围,特别需要提倡高校的自由思想和包容精神。然而,针对当下时弊,我们也应该特别注意克服和防止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发扬大学文化的深沉性,努力建设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这样,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自然将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未来“尖子”人才来!

(本文摘编自王义遒先生在《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杰出人才成长开辟道路”)